一场新的铅酸蓄电池环保风暴,势必再次来袭。业界期盼已久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在5月底由工信部正式出台。经历了去年国家九部委治理铅酸蓄电池行业污染风暴后,所剩的1000多家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但污染问题刚刚得到初步遏制,质量问题又浮出水面。业内专家认为,行业内质量问题的出现,真是摁下葫芦起来瓢。为此,再次对铅酸蓄电池行业进行走访调研,推出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质量系列报道。
按正常逻辑,一场环保风暴刚过,铅酸蓄电池行业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行业内资深人士说,行业还得经历一番大起大落。尤其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标准等问题不解决,行业内还会乱象丛生。
据了解,去年铅酸蓄电池行业受九部委环保治理的影响,企业销售受到很大冲击。市场上一股“以次充好”、“翻新”的铅酸动力蓄电池歪风随即刮向全国,席卷整个行业,最终导致该行业产品出现“质量潜规则”现象。业内专家称这种摁下葫芦起来瓢的事件若在行业内持续上演,势必会阻碍全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呼吁有责任的企业对行业发展质量贡献力量。
事实上,不止一家经销商向记者爆料,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去年此时,市场上都跟疯了似地,只要是助动车电池,哪还有什么好坏之分,不管是“以次充好”的还是“翻新”的产品,都能卖掉,而且卖的比平时的价格还要高。其中,有几家大企业不能洁身自好,把市场搅乱了。”
有网友反映:“真是坑爹,送孩子上学,汽车限号不能开,电动车蓄电池不给力,频频换电池也不能解决送孩子上学迟到问题,伤不起啊!!!”有网友跟帖说:“蓄电池质量不合格,真不是开玩笑的,听说外地有的存车棚着火,就因为电池不合格,充电时间一长竟然会起火,真是伤不起,伤不起!”
《质量发展纲要》已出台全行业亟待贯彻落实
产品质量是国家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抓产品质量,讲诚信,把消费者真正视为上帝,用良好的服务理念服务市场,这些也都是大中型企业一直以来孜孜以求方向和宗旨,也是规模以上企业最终很好服务社会的最好体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前不久,国务院又出台了25条行动计划,部署了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要求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社会责任。
针对行业内大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位负责人建议,环保风暴刚过,企业作为质量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应该认真落实《纲要》以及并认真进行整改,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为提升国家质量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