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铅酸蓄电池现状
中国是全球铅酸蓄电池的产销大国之一,2003 全年产量达6 亿台,销售额达100 亿人民币,2005 年全年产量已达9 亿台,销售额达150 亿元之巨。 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普遍应用于电动车、汽车、通讯、广电、IT 、电力、铁路、航空、港口、军事、金融、能源等领域,需求广泛,用量巨大。但是,现行各类铅酸蓄电池产品,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特别是国产蓄电池,通常在1 — 2 年内就易产生充电困难、容量降低等现象,过早失效报废,无法使用。这一直是困扰蓄电池行业的世界性难题。
铅蓄电池电极板的使用寿命,在设计上,一般为10 年,而实际铅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台有1--2年。铅蓄电池劣化的主要原因是电极板上覆盖的硫酸铅沉积物堆积造成化学反应面积的急剧减小而导致电路阻塞。2005 年,国内报废的铅酸电池达2 亿多台,一般的中小城市即达数百万台以上,大中型城市则达上千万台。铅酸蓄电池的过早报废不仅严重浪费能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国际上相关法律规定各国废旧电池不得外运,只能自行消化处理,因此处理这些电子垃圾又增加了不少成本。因此,铅酸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团体的关注热点。
2. 发达国家的铅酸蓄电池状况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铅酸蓄电池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2005 年全球年销售额为247亿美元,美国年产量达105 亿美元,占全球产量的1/3 。在发达国家,对铅酸蓄电池的生产、销售、使用、日常维护和保养、废旧电池复原技术处理、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等,都有一套极其严格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并形成产业化。
在美国,仅铅酸蓄电池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及废旧电池的复原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从业人员即达数百万之众,年创效益达千亿美元之巨。在日本,铅酸蓄电池的从业人员达几十万,年创效益达数百亿美元。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改善,作为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电动车,有轻便、环保、经济等很多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安全环保的电动车代替摩托车,在目前中国大中型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已是一个不容再争辩的事实;同时随着中国城乡路建、路况的日新完善,效率更好经济实用的电动自行车代替传统自行车也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市场需求趋势。
预计在我国未来近4 亿的电动车潜在消费者将完全成为现实消费者,我国年产电动车将由现在的550 万辆增加到4000 万辆以上,国内年市场空间在700 亿元左右,未来年出口电动车可能最高增至5000 万辆左右,价值在1100 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市场目标到达过程即是原自行车更替为电动车的过程,这个更替过程,我国城市的更替周期约15 年,我国的农村的更替周期约25 年。